艾迈特园林绿化
成都绿化工程
艾迈特园林
中国的柳文化(二)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3-11-11 10:21:45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(三)柳绘画

柳树因其特殊的自然美感,自古就是画家的表现题材,成为入画的对象。战国时期的楚国漆器上就出现有柳树纹的装饰图案。柳树入画最早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我国画史上第一个有画迹可考的著名画家、东晋时人顾恺之《洛神赋图》卷,是根据三国时诗人曹植名篇《洛神赋》而创作的,画面中就以银杏、垂柳作主要景物。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发掘的江苏南京西善桥、丹阳胡桥等三处南朝墓葬,有“竹林七贤及荣启期”砖画,砖画中的七贤和荣启期以翠竹、青松、银杏、垂柳和山石为背景陪衬。[16] 但柳树只是古代山水画的背景陪衬,历经唐代随山水画的发展,画柳也已成熟。山水画“南宗之祖”唐?王维晚年所画《辋川图》就有画有许多的柳树。五代南唐时著名山水画家董源就擅长画柳,如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就在堤岸边画垂柳十株,生根、发枝、分干为状各殊,下垂的柳叶或簇聚或疏散,变化多端,但不作飘扬摇曳之态,表示夏日风定树无声,此种画法为其独创。[17] 其另一《寒林重汀图》也采用相似的画法画柳,但以浓破淡,渍染而成,较少刻画之迹,渐显苍浑之感。宋代柳树的画法极为完备,《论画琐言》称:“宋人多写垂柳,又有点叶柳、垂柳不难画,只要分枝得势力耳。点叶柳之妙在树头圆铺处只以汁绿渍出,又要森梢有迎风摇扬之意,其枝须半明半暗。又春三月,树未垂条,秋九月柳已衰飒,俱不可混,设色亦须体此意也。”自当是对宋画柳的总结。宋代皇帝宋徽宗极擅山水画,《柳鸦图》就是表现画柳的作品。宋?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是中国画史上的不朽画作,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及东角子门内外市区风景,汴堤上画有许多柳树。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是画柳圣手,柳法师董源,如其《鹊华秋色图》全学董氏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与《寒林重汀图》,树身皴法虽多旋转,却能沉着,枝叶分布则较为疎朗;画面中多处表现有柳景,在德钧别墅的路旁,柳林聚散,高下横斜,各有意趣;近处汀岸,于苇间立数石,石后作柳二株,一直上,布叶较匀,一右斜,叶左密右疏;桥畔则高柳三株,柳荫小舟荡漾,远处林舍错落,衬托出消夏主题。[17] 明末清初产生的新安画派的开创者渐江山水画作品中多以柳树陪衬,如《墨笔山水画册》八开的第四开《池》画有垂柳数株,《林木图轴》则以枯柳体现寒色,《墨笔山水卷》于远、近两处画有枯柳。清著名山水画家吴历喜画柳树景物,《湖天春色图》作品画数株垂柳植根于湖边坡岸和长堤,有远有近,春风轻拂,摇曳多姿,复点缀堤岸绿茵、湖上白鸟、远处青山,颇觉春色迷人。清“金陵画派”龚贤最善画柳,并在其著作《画诀?柴丈画说》对画柳之法载曰:“柳不可画,惟荒柳可画。凡树笔法不宜枯脆,惟荒柳宜枯脆。荒柳所附惟浅沙、僻路、短草、寒烟,宿水而已。他不得杂其中。柳身短而枝长,丫多而节密。画柳之法,惟我独得,前人无有传者。凡画柳先只画短身长枝古树,绝不作画柳想。凡树皆成,然后更添枝上引条,惟折下数笔而已。若起先便作画柳想头于胸中,笔未上伸而先折下,便成春柳,所谓美人景也。柳丫虽多,直用向上者伸出数枝,不必枝枝曲也。”[18] 当是画家在实中对历代画柳之法的高度总结和概括。清乾隆间画家唐岱《绘事发微?林木》对画柳也有“柳要迎风探水之态,以桃花为侣,每在池边堤畔,近水有情”之说。前苏联苏叶?瓦茨卡娅在论及中国山水画家们为什么喜画柳树时说:“比如人们常常画柳,因为它是谦逊之美和雅致的象征,它是大自然中春天的标志,女性女神观音的化身,因而又是美与善的象征。”[19] 正高度概括了历代人喜画柳之原因所在。

(四)柳民俗

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,柳与古代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关联,从而积淀为柳民俗。

1.戴柳、插柳习俗柳树因其具治病、却鬼、驱邪避毒的功用,被古代人视为吉祥的象征。佛教典籍《灌顶经》载:“禅拉比皇以柳枝咒龙”,受其影响人们认为柳树可以却鬼,称其为“鬼怖木”。佛教故事有南海观音一手托净水瓶、一手拿柳枝的形象,为人间遍洒甘露,祛病消灾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存在有元旦日、寒食日(三月三)插柳于户辟鬼的习俗,北魏?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有“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,百鬼不入家”的记载,梁?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载:“江淮间寒食日,家家折柳插门。今州里风俗望日祭门,先以杨柳枝插门,随枝所指以酒餔饮食祭之。”是说寒食节期间于门插柳枝祭拜鬼神,防止鬼的侵扰。到了唐代又演变为插柳或戴柳圈驱邪避毒的习俗,唐?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卷一有“三月三日,赐侍臣细柳圈,言带之可免虿毒”[20] 之载。因此后世多以清明节、寒食节插柳免虿毒辟邪。浙江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本《池州府志》称:“清明士女戴柳枝及插门之左右,俗云辟邪。”清光绪《怀来县志》也称:“三月三日,折柳枝插门,谓可避蛇蝎”。清?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载:“至清明戴柳者,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绂楔于渭阳,赐群臣柳圈各一,谓戴之可免虿毒。今盖师其遗意也”。清《宣恩县志》也载:“清明,插柳叶于门,簪柳于首,曰辟毒疫。”今陕西南部地区尚遗留有“柳枝鞭蝎”的民俗事象,谷雨日,天刚亮时,用柳枝鞭打四壁,用以禳除毒蝎。山东临沂、诸城等地,也有以柳条抽打墙壁的习俗,名曰:“一年一个清明日,杨柳单打青帮蝎”。上引说明柳树是具有无限的神力,能够驱赶走害虫、毒疫、邪崇。宋代以后还演变为头上戴柳圈、或插柳于鬓为饰,有驱毒、明眼的的俗信功能。南宋?吴自牧《梦梁录》载:“家家以柳插于门上,名曰‘明眼’。”后世人多效仿之。明?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称清明“家家插柳满檐,青茜可爱,男女或戴之”。清道光《遂溪县志》有“清明日折柳枝悬门,并插两鬓,曰明目”之说。古代人还于门檐上插柳,以柳枝的青焦验晴雨、占卜农作物的丰歉,谚语有“清明柳叶焦,大麦吃力挑”、“檐前插柳青,农夫休望晴”、“清明晒死柳,一抱麦子收一斗”之谓。还有的地区认为柳树具有延年的功用,清光绪《盐城县志》称:“儿童拍手歌曰:胡不踏青,又过清明,胡不戴柳,须臾黄耈。”说明戴柳关乎人之衰老,不戴则老,戴则延年。综上所述,古代人认为戴柳、插柳具有驱疫明目、护生延年、免毒避邪的功能,正是柳树吉祥意义的显现。但究其根源乃是柳树之生殖崇拜功能的转移。

2.折柳习俗除上论戴柳、插柳习俗外,还有“折柳赠别”、“折柳寄远”的习俗。古代人善用谐音表达情感,“柳”与“留”、“丝”与“思”相谐,长期以往就产生了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,亲人或友朋离别,折柳以表达对离别者的不舍之情。关于折柳风俗的起源,有学者考证是源于春秋时期的关中地区。[21]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,在《采薇》篇里描述一驻外士兵想起离家从军的情景,是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”的不舍之情。《三辅黄图》书中记述了西汉时“灞桥折柳”赠别的风俗。随“折柳”的兴盛,古代出现了许多“折柳桥”、“情尽桥”、“销魂桥”、“折柳亭”、“送客亭”等建筑,发生更改桥名的民俗故事。宋?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载:“雍陶典阳安(今四川简阳境),送客至‘情尽桥’。问其故,左右曰:‘迎送之情止也,故名’。雍命室为一诗云:‘从来只有情难尽,何事名为情尽桥?自此改名为折柳,任他离恨一条条’。”是因送客折柳而更改桥名。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下载:“长安东灞陵有桥,来迎去送皆至此桥,为离别之地,故人呼之‘销魂桥’也。”[22] 也是因折柳而故。

3.射柳习俗射柳是古代一重要竞技游戏习俗。《金史?礼志》云:“行射柳、击球之戏,亦辽俗也,金因尚之。凡重五日,拜天礼毕,插柳球场为两行。当射者以尊卑序,各以帕识其枝,去地约数寸,削其皮而白之。先以一人驰马前导,后驰马以无羽横镟箭射之,既断柳,又以手接而驰去者,为上。断而不能接去者,次之。或断其青处,及中而不能断,与不能中者,为负。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。”[23] 宋代射柳为军中之戏,宋?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卷七之“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”条云:“以柳枝插于地,数骑以划子箭或弓或弩射之。谓之躤柳枝。”[24] 这里“躤柳枝”是射柳之异名,划子箭就是《金史》的横镟箭。元代军队也盛射柳,《析津志》载元军射柳:“三军旗帜森然,武职者咸令斮柳,以柳条去青一尺插入土中五寸,仍各以手帕系于柳上,自记其仪,有引马者先走,万户引弓随之,乃开弓斮柳,断其白者,则击锣鼓为胜。”明时宫中和军队亦习此游戏,明?周宾所《识小编》对此记之颇详,“永乐时,宫中有剪柳之戏,剪柳即射柳也。陈眉公云宫人以鹁鸪贮葫芦中,悬之柳上。穹弓射之。矢中葫芦,鸪即飞出,以飞之高下为胜负。往往会于清明端午日,名曰射柳。”从中看出胜负取决于鸟而不取决于射术和骑术,其娱乐性增强而竞技性渐弱。直至清代仍尚习此游戏。究其源头,这种射柳竞技游戏乃是生殖崇拜的转移和变异。

4.柳歌舞柳还与歌舞活动有关联。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是其盛大的传统节日,也是白族人的群体性歌舞活动。每年的夏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,大理地区的白族人成群结队到苍山洱海之间,参加狂欢节日“绕三灵”。凡七十一村,村各奉其本主,各为一队,自成行列。领队为二男子,共扶杨柳一大枝,高可六七尺,婆娑前进,载歌载舞,一人主唱,一人打诨,自有曲本,为十二属、叹五更等。及至小朝,将树枝供于神前。每个队伍前领队的两个男子,打扮得异乎寻常,缠着大白包头,穿雪白对襟衣,外披黑领褂,着各色绸裤,脚踏结红绒球的彩线凉鞋。他俩同时手持挂有红绸布彩和葫芦的杨柳枝一根;一人右手扶着柳枝,左手拿着蝇帚或贴金折扇;另一人左手扶柳枝,右手甩着一条毛巾;两人边舞边吟唱,唱词幽默,动作诙谐,富有民族特色。随后的队伍,一边是排长队的人群,唱着“串会白族调”;一边是“花柳曲”(白族一种情歌)歌者和伴奏的队伍。[25] 说明柳枝是白族“绕三灵”活动的重要标识。

5.柳节日古今崇柳、爱柳、敬柳的人们还举办以柳为题的节庆活动。东北地区的额尔古纳河和根河流域的汉族和俄罗斯族,每年的在农历六月初二日还举办“柳条节”,是日上午,男女老少和过往行人用柳枝蘸水往别人身上点洒,据说这样能消灾免难。柳树还于祭祖活动有关联,清顺治《颖上县志》载每年清明日,男女老幼均手持柳枝,前往家族亲人坟前祭扫,还为之添土,随后以柳枝挂纸钱插于坟上。插柳节是云南大理白族人举行的节庆活动,每年立春前的属蛇日举行。届时村中人家倾室而出,汇集到村外的河边排成长队,在两位长老的带领下,每人挥舞两根柳枝,踏着鼓乐节拍,沿河而行。当行进到第十二步时,便将手中的柳枝插于河边泥土中,随即从河边堆放的柳枝中又取两枝,继续踏歌而行,到第十二步时又把柳枝插下,如此循环,直到把沿河岸堆放的柳枝全部插完为止。丽江纳西族人清明节也举办插柳节庆活动。

(五)柳姓氏

柳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姓氏。关于柳姓的姓源,《姓纂》记载 “周公孙鲁孝公子展,展孙无骇以王父子字为展氏,至展禽食采于柳下,遂姓柳氏。鲁灭仕楚,秦并天下,柳氏遂迁于河东,河东解,秦末有柳案,下惠裔孙也。”柳下惠是周公之后鲁孝公的后裔,原来姓展名禽,由于食采于柳下,就改以柳为姓。柳下惠则是柳姓的始祖。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,原居鲁国的柳氏后人并且迁居到河东,子孙世代绵延,终于成了河东的望族,然后再从这里繁衍到全国各地。当时的河东,是指现在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大片地方。南北朝时柳姓成为江南望族。南朝刘宋时的武威将军柳世隆开始,世代都是南朝的显官,俨然一个名门世族。唐高宗朝的宰相柳奭,因反对武则天专权而被杀。唐代的柳公绰、柳公权兄弟,以及柳公绰的儿子柳仲郢的表现,更为柳氏大放异彩,使柳氏成为了河东著名姓氏。柳公权是一位有极高造诣的书法家,他所写的“玄秘塔碑”流传最广,迄今仍为习字者临贴的范本。他不但字写得好,而且博通群学,学问更好,后来并被唐朝皇帝封为河东郡公,与兄侄“一门三杰”,光宗耀祖,把无尽的光辉留给了后人。中唐时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也是河东柳氏家族。此外,还有北宋著名风流词家武夷山人柳永,元代著名理学家柳贯,明末金陵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,明末金陵说书艺人柳敬亭,近代著名爱国名人柳亚子,近代文化史家柳诒徵,革命烈士柳直荀,写有《创业史》小说的现代著名作家柳青,联想电脑集团总裁柳传志等,都是柳氏宗族名人。

(六)柳地名

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特定范围、方位、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、行政区域或居民点的名称,是代表某一地方或地形的符号,是一种文化现象。香港著名国际历史地理学家陈正祥先生说:“地名为代表某一地方或地形的符号,其来源或演变除受天然环境的影响外,也常为文化的接触所左右。今日的地名,应视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;古代民族迁移或征战的痕迹,每可于地名中见之。故地名之与地理学研究,有似化石之与地质或古生物学。故地名能反映当地的地理环境,以及地名之赋有文化层指标作用,皆为非常明显的事实。”[26]  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以柳为地名的现象,如柳林、柳树、大柳树、柳树岗、柳下、柳树巷、柳湖、柳湾、柳江、柳河、柳溪、柳塘、柳陌、柳边、柳条沟、柳湖山庄、柳港、柳营、柳泉、柳滩、柳浦、柳铺等。最著名的是广西柳州市和吉林省柳河县,此外,浙江乐清的柳市镇、浙江武义的柳城镇、甘肃平凉的柳湖镇、甘肃酒泉的左公柳、陕西定边的红柳沟、安徽滁州的大柳镇、安徽六安叶集的柳树乡、湖北英山的杨柳挽镇、河南信阳的柳林镇、河南固始的柳树店、江苏丹阳的折柳镇、江苏扬州的柳堡镇、新疆乌什县的柳树泉、辽宁营口的柳树镇、北京广渠门内的万柳堂、天津的杨柳青、青海的柳湾等地名也很著名。


中国柳文化集趣

 

柳是报春的使者。杜甫有诗:“侵陵雪色还萱草,漏泄春光是柳条”。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,因而自古以来,人们都喜爱杨柳,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。

插柳春天门插新柳习俗相传起源丁春秋时代。介之推功成身退,隐居绵山,与母亲一起烧死在一棵柳树下,百姓为纪念他,每逢清明,就攀折柳枝插在屋檐、门楣上。南方一些地方还将插柳演化为井边种柳习俗。

到宋代时,这种习俗更盛,不仅门前插柳枝,井边种柳,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,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、轿子,到郊外踏青游春。至今还有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在坟头上以示纪念。

折柳折柳赠别之俗,始于汉代。六朝无名氏《三辅黄图》中最早出现“折柳”一词,记述在长安东郊灞桥折柳赠别,这也是折柳与送别有联系的最早记载。唐人王维《渭城曲》诗云: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;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此诗成了送别诗的千古绝唱。折柳赠别有两个寓意:一柳易生速长,用它送友喻无论漂泊何处都能枝繁叶茂;二是“柳”与“留”谐音。折柳含有挽留之意。

戴柳春天戴柳之俗,始千唐代。《燕京岁时记》载:“至清明戴柳者,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于渭水之隅,赐群臣柳圈,谓戴之可免虿毒。”古代诗人杨韫华《山塘棹歌》描述此俗道:“清明一霎又今朝,听得沿街卖柳条,相邻比邻诸姊妹,一枝斜插绿云翘。”戴柳习俗,取生机勃勃之意,故有“清明不戴柳,红颜成皓首”之说。如今,我国北方及闽台等地,还有春天戴柳的习俗。

射柳春天射柳之俗始于战国,盛于汉代。《史己?周本纪》说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也,去柳叶百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到了唐宋,射柳已成为一项正比赛。后来,射柳发展到将装有鹁鸠的葫芦挂在百步之外的柳树上,以箭射葫芦,射中葫芦,惊飞鹁鸽,以命中率高低决定胜负。虽是射葫芦,仍旧叫‘射柳”。

赏柳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时机。《武林旧事》记载:“清明前后十日,城中仁女艳妆饰,金翠琛玉,接踵联肩,翩翩游赏,画船箫鼓,终日不绝。”踏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看柳,这点,从许多关于清明的诗词中可以看出来,如宋入吴惟信《苏堤清明即事》:“利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日暮竹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”再如程颢《春日偶成》: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天依柳过前川。时人不识余心乐,将谓偷闲学少年,”

咏柳历代诗人以柳入题,歌咏不绝。古代的《诗经》中所写的“杨柳依依”,早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。唐以后,咏柳的诗词名篇迭出,如“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被淡风”,“柳絮飞来片片红,夕阳方明桃花坞”,“依依袅袅复青春,勾引春风无限情”等等。但是在咏柳的诗词中,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狯得最真切动人的,要数贺知章的《咏柳》: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;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”

爱柳春秋时,有个柳下惠,原来不姓柳,因为很爱柳才改姓柳;东晋陶渊明,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树,自号“五柳先生”;北宋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堂掘土种植柳树,人称“欧公柳”;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萨的大昭寺前栽植一柳树,后人名之为“唐柳”;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临泉而居,泉边栽柳,便自称“柳泉居士”;清末名将左宗棠出征西北时,命令军队在河西廊沿途种柳,长达数千里,人称“左公柳”。

此外,由于柳树婆娑袅娜,万缕柔丝,自古又被视为绵绵爱情的象征。唐代一位诗人在《官渡柳歌》诗中云:“远客折杨柳,依依两含情”。写情人在柳下相赠柳枝,倾诉心中柔情。唐代诗人王昌龄诗云:“闺中少妇不知愁,春日凝妆上翠楼。忽见陌头杨柳色,悔教夫婿觅封侯。”记述了闺中少妇凝妆上楼,见柳色青青而思念情人的动人情景。
 
 
成都园林绿化工程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 成都艾迈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  蜀ICP备10030302号-1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永和社区12组
四川巴中、德阳、宜宾、自贡、绵阳、崇州、西昌、南充,贵州贵阳、铜仁、遵义、都匀,云南等地均有绿化工程设计、施工的服务网点
联系方式:028-67229758    15108310846   在线咨询:艾迈特园林绿化
艾迈特园林
加我们的微信
切换到手机版
切换到手机版